潍坊医学院攻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细则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6-10-09   浏览次数:7006

(二00三年六月修订)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实施是我国学位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为加速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而设置的学位制度。临床医学研究生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对象之一。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的通知》精神和《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实施细则》(2000年潍坊医学院学位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一、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以培养临床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攻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以及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2、在临床工作上,具有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通过临床工作训练,使研究生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密的逻辑思维、较强的分析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水平。

3、掌握本学科(二级学科,以下同)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4、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及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二、学习年限

1、攻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采用分阶段连续培养的方式进行培养,第一阶段半年,第二阶段二年半。

2、第一阶段为学位课程学习阶段,第二阶段为临床培养阶段。

三、招生

1、招生对象

1)医学本科应届毕业生

2)符合报考年龄的历届本科毕业生

3)符合当年国家规定的研究生报名资格的同等学力考生。

2、考试办法

参加国家规定的研究生招生科目的全国统一考试。复试工作中应加强临床实际技能的考核,复试小组由导师、教研室主任、指导小组成员组成。

录取工作按当年统一规定的录取标准进行。

3、招生学科必须具备的条件:

1)限于国家批准的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临床学科专业;

2)有结构合理的导师梯队,包括硕士生指导教师在内,有四名以上教授、副教授及相当职称者;

3)有必要的辅助科室和其他有关人员协助指导,以保证培养质量;

4)能为每个研究生提供本学科4~6张病床,有安排研究生提任病房(科)总值班或总住院医师的条件;

5)能开出专业学位课程并指导研究生课程学习;

6)科内有专人负责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管理工作,有健全的管理和考核制度;

7)医院具备必要的食宿条件,每一研究生居住面积不少于4m2

四、培养内容与要求

以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临床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坚持导师指导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一)学位课程学习

学位课程的合理设置及课程内容的先进、科学,是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相应临床能力的重要支柱。学校采取分层次设置学位课程,分阶段安排课程学习,第一阶段采用以集中授课为主、分散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入学后集中上课一个学期,第一阶段修满12~15学分(含公共必修课9学分、基础及专业基础课3~5学分、选修课2学分)。第二阶段修满6学分(含专业课4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其中专业课、专业英语课程在临床轮转期间由各科室自行安排。课程内容注意系统性、实用性、先进性。

(二)临床训练

1、第一阶段:按培养方案要求在二级(内科与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学科进行临床轮转,接受严格的临床基本训练和医德教育,具体要求是:

1)参加本学科各病房和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掌握本学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病史收集与书写、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基本操作,并结合临床工作学习有关知识。

2)在临床实践中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医疗道德,进行科研素质训练。

3)参加科室安排的一切学术活动,在导师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阅读专业文献,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文献综述报告。

在完成一个病房或科室的轮转后,研究生必须认真写出临床轮转小结,科室组织考核评分。轮转小结表交导师签署意见。导师应及时检查和了解学生临床轮转情况,督促学生做好小结。

入学前有本学科五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者,可适当缩短某些科室的轮转时间,由本人提出申请,有关科室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考核评分,证明确已达到要求者,经科室主任同意,可予以调整。

2、第二阶段:在二级学科培养的基础上,深入三级学科,着重于临床诊治能力,临床及科研思维的强化训练。

1)至少应担任半年以上的总住院医师工作,培养全面管理病房、处理急诊和会诊的能力。

2)深入某一专科病房,进行三级学科专科培养,时间不少于一年,培养独立处理三级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

3)对二级学科中某些尚未掌握的临床训练内容和一些特种检查技术,需进一步选择轮转科室加以强化掌握。

4)在导师指导下结合临床选择科研课题,在临床轮转工作过程中收集病例,积累资料。

(三)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重点放在科研基本功的训练,从文献阅读、综述撰写、课题选择与设计、实验方法、资料积累、整理、统计处理直至论文撰写,掌握一整套科研工作的方法。其中完全脱离临床工作的实验时间一般不超过六个月,论文工作累积时间不少于一年。

导师为研究生选择科研课题时,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选课题一般应与第一阶段的文献综述一致,可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完成导师课题的某一部分;亦可结合临床工作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临床经验总结,提出本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发病机理的新见解,或提出改进临床医疗技术的新方法。

(四)教学能力的培养:

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协助上级医师带好实习医师的实习、示教,进行临床教学能力的初步培养。

第二阶段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讲课,带见习,进行临床示教,参加个案讨论。有条件的专业可让研究生为本科生上部分章节的大课。

通过参加教学实践,让研究生了解学校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掌握临床医疗教学工作的实际技能。指导教师、科室主任、原任课教师要深入课堂,了解研究生的教学情况并给予指导。

五、考核办法

(一)平时的轮转业绩记录和考核

1、每个科室或病房轮转期间,研究生如实作好平时工作业绩记录,包括本人的主要业务工作,如门、急诊就诊病人数、病房分管床位数、所进行的诊疗操作、手术类型、术后并发症、病例讨论及参加学术活动次数等。轮转结束时认真填写统一制订的轮转小结表,对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自我小结。业绩记录和轮转小结应客观、全面地反映出研究生的临床工作水平。

2、病室负责带教的主治医师审核研究生的自我小结,根据研究生在该科室的学习、工作情况,写出评语,并由科室考核小组进行临床考核、评分。

(二)阶段考核

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入学后第二学年的下学期开始。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请参加阶段考核:

1)完成第一阶段学位课程学习(包括专业、专业外语),成绩合格。

2)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临床医疗实践和临床教学训练,达到培养要求,平时考核完善,具有良好的医疗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文献综述。

4)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考核过程:

1、研究生认真填写考核申请表格,并与第一阶段轮转小结一起于考核前半个月交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和导师检查申请者的学位课程、临床轮转情况及文献综述完成情况。

2、由研究生部按二级学科统一组织专业和专业外语考试。教研室组织3~5位专家(副教授职称以上人员)对申请者的文献综述进行评分。若平时轮转的考核成绩评分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教研室应组织带教老师重新进行审定。并组织3~5名带教老师对其思想素质和医德医风进行评分。

3、临床能力考试按二级学科统一组织考试小组,一般由3~5人具有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组成,导师可以参加考试并提问,但不参加评分和评议。

各学科根据学科的特点拟订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原则应包括:

1)“病例答辩”

考试小组提供一份本学科常见病例的现成病史资料,或准备一位常见病病人(研究生未参加治疗),由研究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若是病史资料则省去),分析资料、作出诊断、鉴别诊断、提出处理意见。在此过程中,考试小组可保留某些诊断依据的资料,允许研究生提出需要补充资料的要求。考试小组提问,研究生答辩。

考试小组提问应注意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有关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知识的掌握程度,注意考察其临床分析及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科发展动向和新知识、新方法的掌握与应用情况。

2)诊断治疗技术操作考试

内科系统各专业,主要考辅助诊断方法或有关特殊检查,如心电图检查、骨穿、胸穿、腰穿、骨髓涂片、X线读片等。外科系统各专业,主要考手术操作。医疗技术专业(如影像、核医学)则以考有关仪器的使用、操作和诊断为主。

3)教学查房

研究生带实习医生或下级住院医师进行教学查房,了解其教学能力。

考试评分办法

根据以上三方面的考试情况,从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教学能力三方面按指标内容及研究生实际水平进行评分,并写出总评语。

六、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一)具备以下条件者,方可申请临床能力毕业考核与论文答辩:

1、通过全部学位课程考试;

2、临床实践工作能力达到低年主治医师水平;

3、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论文水平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

4、医疗道德、思想和工作作风较好;

5、教研室考核及预答辩通过;

6、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一篇论文。

(二)论文要求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课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可以是结合文献综述的病例分析报告。

2)论文应表明研究生已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课题设计严谨、科学。

(三)考核与答辩的组织:

1、由教研室提出院内外同行专家5~7人的考试与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经校学位委员会主席批准,聘请成立考试与答辩委员会。所聘专家半数以上应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者,其中外单位专家不少于2人。

2、临床能力考试:

正式考试前,研究生应向考试与答辩委员会提供临床轮转小结表,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个人工作小结报告及教研室审核表等,考试与答辩委员会严格审核。

考试方法:基本与第一阶段相同,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考核病例按初年主治医师应掌握的病种和手术操作类型进行挑选。可以是一般的疑难病例。

2)“病例答辩”应着重考核研究生对临床基础及专业知识了解的深度和广度,对疑难病例的分析综合能力及对学科发展动向的了解。考试与答辩委员会对所提供的答辩病例应在考前作好准备。

3)手术操作:手术的正规操作,关键问题的处理、手术的熟练程度。

4)教学查房应按初年主治医师带教住院医师的要求进行。

3、论文答辩:按当年学校论文答辩的程序进行。

完成学位课程和临床阶段培训,成绩合格,经本人申请,导师、教研室同意,医院管理部门和研究生部批准,可申请答辩。经答辩通过,发给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位委员会审核同意,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七、指导与管理

1、坚持导师指导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导师、教研室主任、带教主治医师的三级管理制度。

导师由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者提任。导师必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导师的职责是:(1)负责对研究生的全面培养;(2)各科轮转时检查、督促研究生学习、工作情况。每月至少有一次与研究生面谈,面谈前应检查其业绩记录,抽查病史,指导手术操作,旁听他们对实习医生的带教,或在查房时听取他们的病史报告,通过以上检查,发现问题,给予具体指导;(3)每科轮转结束时审阅研究生的自我小结和主治医师的评语,听取主治医师的意见,然后找研究生谈话一次,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之处,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要求;(4)专业课与专业外语的自学辅导;(5)审阅研究生书写的读书笔记和文献综述;(6)为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临床轮转带教老师是对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临床技能训练的主要力量,应由富有临床工作经验、医德高尚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其职责:(1)充分了解临床研究生的全部培养计划及进度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成长;(2)临床工作中的具体指导,不仅要注意操作训练,还应注意对研究生“三基”的严格要求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3)轮转结束时,根据研究生的表现并征询周围同志的意见,对研究生的工作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认真写出评语,并向教研室和导师报告;(4)参加研究生的轮转考核;(5)审改研究生的病史记录、病例分析等。

评分办法:(供各学科参考)

评分项目

指标内涵

评分(满分)

实际得分

诊断治疗

   

1、一般疑难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能力;

2、有关辅助诊断及特殊检查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内科系统40分

外科系统20分

 

技术操作

   

1、操作是否正规;

2、术中关键问题的处理;

3、手术熟练程度。

内科系统10分

外科系统30分

 

 

 

 

 

理论知识

   

1、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2、灵活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对学科发展动向的了解程度;

4、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

20分

 

临床思维、

分析、综合能力

1、病例分析思路;

2、临床反映及综合能力。

10分

 

组织表达能力

1、病例答辩中回答是否全面、切题;

2、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

20分

 

总分

 

100分

 

 

2、研究生应参加科内各种业务学习和学术活动,教研室应鼓励学生组织文献报告会、英语学习、个案病例报告会等,进行各种能力培养。

3、医院各级党政领导应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和进步,为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八、在校待遇

临床医学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的待遇与同级住院医师相同,享受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普通奖学金及各类物价补贴。在医疗岗位上,享受同级医生卫生津贴及相当于奖金的临床工作补助费,具体办法由各附属医院自定。

九、经费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经费由研究生培养费列支;不足部分由导师科研经费支出。

十、组织管理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实施工作在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进行。研究生部会同各教学医院科教科负责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各项工作的安排、检查与落实。